【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
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发展工程
在支撑城市经济社会高效运转
服务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出行方面
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为落实《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包容、韧性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广州市编制了《广州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23-2035年)》(下称《规划》)。近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特邀知名专家杨东援与景国胜,深度解读广州新一轮综合交通规划。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城市规划行业协会会长、同济大学原副校长杨东援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州市优秀专家,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景国胜
01
放大国际枢纽优势
提升全球供应链掌控力
杨东援指出,在国内外形势发生巨变的背景下,“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成为国家重要的中长期战略。广州是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肩负在粤港澳大湾区和华南地区发挥中心城市引领作用的责任和担当。要充分发挥海陆空世界级枢纽的优势,加快打造开放互联的国际客运网络和经济高效的国际物流供应链网络,提升全球资源要素配置能力。
景国胜谈到,近年来广州在GAWC的世界城市体系排名逐年上升,2024年跃升至全球第22位,跻身Alpha级世界一线行列。“交通”一直以来是广州的禀赋优势,是城市的强指标,国务院批复的《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3-2035年)》赋予了广州“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定位。《规划》突出向空图强、向海扩能、向陆聚势,通过全面提升海陆空枢纽能级,构建畅通双循环的交通网络和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多式联运体系,打造全球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围绕枢纽拓展新兴产业承载空间,增强战略牵引和要素集聚能力,强化对国际供应链的掌控力,进一步提升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门户功能,支撑广州建设中心型世界城市。
02
前瞻性谋划
应对新挑战
在谈及国内城市过往的发展阶段时,杨东援表示,国内城市曾积极借鉴国际超大城市的经验来解决自身问题。然而,随着城市发展逐步进入存量阶段,国内城市综合交通系统也正经历着从设施建设到运营治理、从追求规模扩充到品质提升的转变。
杨东援认为,现阶段,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超大城市交通发展面临着几个方面的共性问题:城市交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需要进一步协调,交通需求管理政策措施精细化水平有待改进,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多种交通方式发展不协调,交通系统的韧性、包容性有待提升,交通治理与监管方面有较大潜力需进一步挖掘等等。面对这些复杂的问题,直接参考其他国家城市的发展经验已经变得愈发困难,需要自己去探索解决方案。随着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深入推进,城市交通要回归为人服务的本源,要更加注重公平性、包容性,更加突出绿色低碳发展,更加强调包括安全韧性的全面可持续,更加突出信息化和智慧化。
景国胜表示,广州交通需重点处理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城市交通需求与供给同时进入拐点。近年来全国人口呈现下降趋势,广州人口亦进入增速放缓新阶段。国家层面“三区三线”划定后,城乡发展空间全面步入“存量时代”,同时受经济环境影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放缓,交通设施增量空间有限。
二是居民活动空间尺度扩大,需从区域层面提升交通组织效率。城市发展进入区域合作竞争深水区,广州与周边城市的联系日益紧密,2023年广州跨市通勤总人口达到58万人,占湾区间跨市总通勤人口的45%。未来,这一趋势还将持续加强。
三是出行选择日益多样化,公交优先战略面临冲击。近年来,个体化交通依赖度显著提升,常规公交客流下降明显,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广州需从顶层设计层面明确交通政策的价值导向。
四是新技术新业态涌现,机遇与挑战并存。人工智能、自动驾驶、低空经济、地下物流等新交通方式不断涌现,对城市整体交通组织将产生颠覆性影响,应主动思考如何应用新技术赋能城市交通体系。
03
探索交通与国土空间
协同新路径
杨东援认为,交通网络与空间开发的互动与融合正成为推动国土空间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从活动和流动的角度看待空间,在不同交通方式衔接的作用下,形成了城市空间多层次的结构,交通方式的辐射范围也遵从空间活动的系统安排。在城市群尺度,一个行政区划上的“城市”往往由多个内部功能集聚“节点”组成,形成三类空间:
第一类是具有连续和集聚特征的主城区;
第二类是农业、生态空间;
第三类是依托交通网络形成空间紧密关联的网状/指状区域。
特别是第三类空间,TOD不能局限于车站和周边,而是看车站通过轨道线路联系的网络空间。从全国主要城市平均客流强度来看,轨道客流规模不足是普遍性问题,广州本轮规划也重点关注了这方面的问题,并通过重视公共服务设施、居住和就业空间与交通网络协同配置,形成一个具有空间活动效率的可持续社会空间结构。
景国胜详细介绍了规划如何通过交通手段激活存量空间。
首先是提升协同分析水平基于交通设施和出行成本的空间协同分析来测算可达性,识别交通枢纽、轨道站点和道路空间等可挖潜资源。
其次,以“大小TOD”优化空间资源配置提升人口和就业岗位在轨道交通走廊的集聚程度,促进交通廊道沿线职住平衡,推动枢纽布局与区域空间结构耦合。优先推进枢纽站城一体化及轨道站点周边更新项目,发挥枢纽与轨道对商务、文化、生活等活动的聚合作用。
同时,借助城市更新契机补齐交通设施短板打通断头路、完善支路网、增设停车及公交设施等,补齐交通设施短板,增强城市交通便捷性与舒适性,实现交通与城市更新的双向融合。
04
交通引领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杨东援谈到,从长三角城市群、上海都市圈来看,产业链、创新链和供应链跨行政区域形成的关联性在持续增强。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广州、深圳等核心城市在产业链上的生产组织关系,推演湾区交通组织模式。根据大湾区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产业联系网络,分析未来湾区互联互通的重点关注领域,并加强跨界协同、跨行政管辖区域层面的协同。
景国胜表示,本次规划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着手,综合提升区域层面交通效率。
从宏观层面来看,构建服务都市圈的多层次、多模式交通网络。以城际铁路、跨市轨道交通快线、高快速路,实现广州与周边城市中心城区之间高效对接。推进城市交界地区轨道交通普线、主次干路、农村公路等衔接,织密同城支线网。
在微观层面,关注“大交通”和“小交通”的无缝衔接。从全链条视角出发,推进综合客运枢纽内各交通方式功能区集中布设,按照功能空间共享、设施设备共用和便捷高效换乘要求,打造全天候、多场景、一体化换乘环境,全面提升“门到门”出行效率。
05
绿色交通优先
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杨东援认为,在坚定公共交通优先战略决心的同时,积极探寻切实可行的引导交通绿色转型之路是当前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中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公共交通可达性和公共服务可及性目标、城市居民通勤时耗改善、非机动交通体系改造及空间品质提升都是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具体体现。
如何根据各个城市具体情况在城市空间重构和城市更新中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是城市交通领域管理者和规划师需要回答的问卷。
广州市空间尺度大,各个区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开发程度都不一样,人口和密度也不一样,要因地制宜构建区域差异化交通模式,指导交通设施的精准配置。
景国胜介绍了本次规划坚定不移走绿色交通主导的发展模式。在设施方面通过空间分配优化,在管理方面通过“推拉”政策引导。在广州市步行和非机动车方式超过50%出行总量的基础上,进一步保障步行、非机动车等绿色交通方式的运行空间与环境,以电动自行车出行秩序改善为抓手,推动电动自行车全链条监督与治理,引导其回归“非机动车”属性。实施动静结合管理。通过总量控制、停车治理、行驶规则调整等手段,调节高峰时段小汽车出行,推行夜间及分时段停车等措施,平衡“行”与“停”需求。
06
坚持数据驱动
理性探索新技术应用
杨东援认为,城市交通行业的未来在于治理协同化、对策体系化,有效地实现物理系统控制、服务体系管控和社会系统调控,是掌控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城市交通的复杂适应系统属性,需要在物理-信息-社会三元空间内实现全面掌控,智慧赋能不能仅作“物理题”,而必须求解“综合题”。
面对问题的高维化,智慧交通必须实现层级化调控。交通行业成为新兴产业集群的栖息地,必须处理好与行业公共政策属性的关系,增强行业的技术管理能力。技术创新过程中,必须尽可能避免代价昂贵的“试错”。广州积极探索数字化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并提前做好规划应对,实现新技术“为我所用”,为城市交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景国胜表示,在制定交通规划方案时,充分利用了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坚实的数据底座和先进的交通规划模型,实现对城市发展时空推演充分考虑城市空间发展、设施建设规模、交通政策及新技术发展不确定性,进行现实情形的供需平衡分析,迭代反馈提出具有强保障的交通规划方案,并充分预留交通设施发展空间。
对于新技术,要系统评估其成熟度、可靠性、安全性以及与传统交通系统的兼容性等,深入分析新技术的潜在应用场景和优势,如自动驾驶技术在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方面的潜力,低空飞行在城市配送、应急响应中的作用,确保新技术的引入能够有效提升城市交通系统的安全韧性和整体效率。
来源:广州规划和自然资源据最大的合法配资平台